《越在地,越國際III》文化的交流與互動是雙向的,全球化影響的不只是被輸入文化,輸出文化亦受到影響。不論是特殊普遍化(全球在地化),還是普遍特殊化(在地全球化),其實只是立場不同。所謂特殊與普遍,端看市場所處的文化。我的普遍是你的特殊,而你的日常是我的非日常。設計要做的,便是拉近兩者的距離,並以文...
《越在地,越國際II》在地全球化,就是你家巷口的煎虱目魚肚能在全世界各家超市買到冷凍包。結果,你在英國時心血來潮買了一個來吃,卻發現魚肚被剃乾淨抹上了羅勒奶油。 實際的例子,其實是珍珠奶茶。一樣是珍珠一樣是奶茶,但到了國外,奶茶和珍珠不只變了味,還變了色。同樣的還有被改造的千奇百怪,在日本人眼裡...
《越在地,越國際》經濟政治強大的國家以全球化的商業模式輸出自己的文化。美式餐廳、北歐風家具、建築等等,從各方面將文化滲透入不同族群。文化輸出國透過產品銷售,以產品所攜帶的文化影響世界。透過跨國經濟與影視媒體傳播,輸出的文化被其他文化大量吸收,甚至逐漸取代原有的文化。 反動...
《設計的學界與業界》「然而,我們可不是天生就會游泳的魚。 在被風浪淹沒、被大魚吞噬前,一不留神就淹死了。」 我們都在泳池裡游泳。在教練的教授下,學習水母漂、打水、划水和各種泳式。大家在水道裡競速,贏得獎牌和喝采,意氣風發。我們聽著教練們訴說江河大海的壯麗。誰在浪頭受人景仰,誰又被拍打在岩石上,...
《什麼是產品設計的外觀與造型?》「沒有裝飾的蛋糕味道一樣好,但裝飾過後你會覺得更好吃。」 為什麼我們需要造型和外觀設計?好吧,如果你做的是火箭引擎,你根本不需要關心外觀。火箭引擎最重要和最必要的是可以運作順暢。因此,醜陋與否是最不重要的問題。這是屬於機械設計的領域,暫且不談。外觀設計的需要源於人類對美的渴...
《完成設計後的事》量產規劃對設計單位而言,應該不難啊。既然已經畫出了圖,模型也做出來了,那製造應該就沒問題了嘛!喔,事情要是這麼簡單就好了。平面、3D、原型模型都是呈現設計的方式。但,量產又是另一回事了。做出一個與做出一萬個根本無法相並論,其中牽涉的經驗與技術,設計師不可能完全掌握卻又不可不...
《紋飾—工藝與文化》工匠們不僅僅要熟練雕刻的手藝,還要會設計圖案。 「他們的作品需要更多的創造力和美感。」 然而,他們無法隨心所欲的創作。工藝師不被視為藝術家,因為其作品的創造力不足以被稱為藝術。他們的作品可能呈現某種文化的視覺藝術,但不一定傳達工匠的個性或情感。...
《改造人與輔助科技》有一次,我在台北等捷運,我看到一個年輕女子走過去。她的頭髮很漂亮,我忍不住再看一眼。我就是這麼注意到她左腿的。光裸在外的腿與它右邊的夥伴完全不同。是一種我認不得的黑色、泛著金屬光澤的材料。 真希望我沒有盯著它看,但是天啊我就是在盯著它看。那自然流暢的動作讓我感到驚訝,因為,...
《工藝與藝術》「我們說工藝和設計是種應用藝術。 我們談到了藝術和設計的模糊界定。」 設計師這個稱呼更加難以界定,我們開始使用與定義是相對近代的事。由於設計一詞涵蓋的範圍如此廣泛,「設計師」一詞可以包含很多領域。而工匠則是一個更具歷史意義的概念。問題來了。什麼是工藝? 它與藝術有什麼不同?...
《當工成為藝》在機械化、自動化與機器智慧化的發展下,製造、裝配與輸送都能夠仰賴機器。人工之所以保有其價值與目的,是發揮機器尚未能夠達到的技術。又或者,是保存過去的、被機器取代、技術與材料都不再被視為必需的製造文化。 工的純熟凝鍊至極致,成為藝。...
《技術的專業》在學歷變得廉價,知識資訊爆炸,高等教育普及的時代,擁有技術比擁有知識更有價值。但我們如何知道什麼是專業? 證照是不透明的瓶子,貼著好看的標籤,告訴人們瓶子裡有什麼好東西。而當蓋子打開,真相跟著無所遁形。裝著一瓶好酒、一只空瓶還是毒藥,取決於學習者自身也取決於教育者。...
《為少數設計》「為誰設計?」我們問。 「為所有人設計。」 多麼宏大的答案。 這個由形形色色的人組成的世界,充滿了差異,我們如何能夠為所有人設計?辦得到的話,我們何必要致力於產品定位或尋找目標消費者。通過統計數據,研究大多數人的行為和習慣,可以開發利基市場,以滿足少數的需求。但是,我們怎麼...
《從好點子到市場—產品開發需要什麼?》對設計師或發明家而言,人們不是缺少發現,而是缺少改變的動力與能力。一般人當然也有對生活的發現與感受。你會覺得某把剪刀總不大稱手,或某張椅子坐起來就是彆扭,但你不會想要去改良剪刀或發明更舒服的椅子。當然,當人有了需求,人人都可以是發明家。(隔壁家爺爺都會把藤椅綁在腳踏車後載孫...
《兩輪車上的亞洲》紅燈。穿著套裝的OL、帶著長袖和口罩的中年阿姨,以及像我這樣的通勤機車族停在十字路口。這是台灣的日常風景。儘管大多數人都搭得起公共交通工具和汽車,但摩托車,或說機車,在台灣仍然很受歡迎。人們不把機車當作買不起汽車的替代品,而是認為機車在短距交通上比汽車更方便。...
《淑女、長褲、腳踏車-設計如何影響社會》一輛腳踏車沿著街道滑行,穿過維多利亞在位時倫敦的煙與霧。風、行人的視線和自由的狂喜拂上單車騎士的臉。那是名紳士、工廠工人、報童,甚至是穿著燈籠褲的淑女! 腳踏車原是中產階級或上層階級的娛樂,接著成為郵差或巡邏警察的交通工具。從沒有踏板的腳蹬二輪車,木製輪胎、不舒服的bone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