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product development services Taiwan product design Taiwan 產品 開發 manufacturer 家電 工業 設計 design services industrial design 商品 模型 製作 量產
文庫 Archive


《藝術與設計的自律與他律》
太陽神性和酒神性的二元元素,被用於解釋創造性作品中的他律和自律概念。希臘神話中的阿波羅是光明、邏輯、秩序和理性之神,代表著他律,而戴奧尼索斯混亂、本能和情感的酒神,則代表著自律。這兩位神並非敵對,而是彼此的對比。弗里德里希˙尼采認為適合用於闡明他對審美的看法。在他的《悲劇的...


《創意產業下的藝術與產品設計》
藝術的商業化和設計的藝術化使得藝術與設計之間的區別,變得比以往更加模糊。藝術創意的價值受到質疑,並由於大規模複製而逐漸消失。藝術作品的再現和複製被認為不如原作。然而,在產品或其設計的情況下,產品的普及和廣泛傳播被視為成功。...


《設計與藝術的界線》
關於藝術和設計的爭論永無止境。在爭論什麼是藝術和什麼不是藝術之前,必須澄清藝術的定義。以下是牛津詞典對英語的藝術和設計的定義。 [藝術:人類創造性技能和想像力的表達或應用,通常以視覺形式,如繪畫或雕塑,產生作品。主要是為了欣賞其美麗或情感力量。...


《設計與世俗構成的藝術》
巴布•狄倫在2016年諾貝爾獎宴會(他缺席了)的演講稿中表示: 「我想到了大文豪威廉•莎士比亞。我想他會自認為是一名劇作家。而他的腦海中根本沒有自己在進行文學創作這種想法。他的文字是為演出而寫的。是為了被說出口,而不是被閱讀。」...


《發明、設計產品化》
會舞槍不代表就能上戰場。 每年,台灣都有數百項專利申請,獲得設計和發明獎項。然而,其中很少能進入市場並取得真正的成功。設計師提出了許多設計,但只有少數產品可以生產,而能帶來利潤的就更少了。一些好的發明和優秀的點子沒有得到實現,會是巨大的損失。然而,為什麼這些設計和發明無法被...


《設計與文化多樣性》
消費者對符號的認知因文化經驗而異,設計師也是如此。因此,身處不同背景、不同文化的設計師所設計的產品,在視覺語言中十分多樣化。 即使是同一種語言也沒有相同的口音。 不同背景的設計師必然風格迴異。設計師的經驗、認知、感知和個性會融入設計中。設計不只代表設計師本身,也代表了孕育設...


《產品設計的符號》
先前提到設計中的視覺語言,其中象徵與符號可說是最重要的元素。產品本身就具備意義,而不是像海報、畫作是傳達資訊或感受的媒介。因此,產品設計在視覺語言上,比平面設計或藝術創作要含蓄且侷限。 產品設計有點像演戲。 如果劇本中的舞台指示寫了[憤怒地]。自然的演出絕不會是怒目橫眉、嘴...


《產品設計的視覺語言》
我的大學教授曾說過,語言是如此地侷限又模稜兩可。但不可否認的,這是我們現有,用來表達與溝通的最佳策略。語言被視為最容易理解,且最能清楚表達自我的方法。 儘管人類透過音樂、舞蹈、繪畫抒發自己,但這些形式,比起語言能被更加廣泛的詮釋。也就是說,語言提供較直接的指示,而視覺影像和...


《你怎麼知道商品過度設計了?》
舉個例子。我姐姐和我打算去島上度假,所以預訂了一家以海洋和海洋生物為特色的「設計」旅店。我們抵達時看見房間的牆壁上畫滿了魚群、螃蟹和海豚。大的不可思議的粉紅色貝殼造型床頭板、海星夜燈和每個門把手上的海馬,整個房間都在大聲吶喊著—海啊! 一件產品要是這麼設計,豈不是嚇死人。...


《設計與行為》
語言學課有個章節講授發音。我們讀到口腔各個部位,及其如何發出音素。聽的昏昏欲睡(好吧,語言學真的不是我的專長,但我老是從中得到靈感),我和隔壁的同學開始嘗試念出課本上,即使有音標依舊像外星語的句子。我們倆發現某些音,以我們遲鈍的舌頭根本發不出來。...


《現實與幻想-設計師是幕後工作者》
當你聽到「設計師」這個詞時,你會想到什麼?品味獨特的人想出了不起的點子,紙上塗塗抹抹的草圖與驚人的作品。設計產生一種浪漫的幻想。 當你聽到「工廠」這個詞時,你會想到什麼?陰暗、又髒又臭的廠房裡,工人們作著低階、無聊或危險的工作。不然就是冰冷的機器與沉悶的操作員。人們認為工廠...


《海龜危機與塑膠吸管的存廢》
看過那段影片嗎?一隻可憐的海龜鼻子裡卡進一根塑膠吸管。 替代塑膠吸管的議題,最近在台灣吵得沸沸揚揚。環保意識的提高,以及因應政府政策對塑膠使用的限制,市場開始尋求環保替代品。消費者不想成為污染的罪魁禍首,但他們仍需要吸管。所以,你會看到不同材料的吸管大量湧入市場。...


《環保產品的消費迷思》
台灣政府的政策呼籲民眾減少使用塑膠,要求商店減少提供塑膠袋,或者額外收取袋子的費用。有天,我姐姐下班回家,帶著一個裝著烏龍茶的杯套袋。綠色棉布上佈滿貓的圖案。她說買飲料時可以用來代替塑膠袋。 好吧,有道理。 然後,她前幾天又帶回另一個編織杯袋。我查了她網購的購物車,不意外找...


《工業設計師在做什麼?》
之前行形容過工業設計就像烤蛋糕,那難道工業設計師的工作就是做甜點嗎? 這麼想吧,商品是一首首動聽的歌曲和音樂。客戶想要老歌新唱,或是腦海裡突然響起能造福世人的旋律。可是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讓那過時的曲調,或片段的聲音變成音樂。因此,他們找上設計師,哼了一段小曲,說:「嘿,能照著...


《消費主義下的消者導向設計》
現代消費主義的洪流下,消費者導向的設計已成趨勢。滿足需求、解決問題以促進人類福祉的目的,如今已轉變為增加商品價值、激起消費欲與加速產品生命週期。 設計師,曾是把索然無味的健康食品變得美味的廚師。如今,卻端出好吃卻沒營養的垃圾食物,以新奇、亮麗的事物,餵養現代人永不滿足的物欲...
bottom of page